caoyf

为了成为自己,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让别人对我失望。我拒绝了他们的预期和心理投射,终于换来了那么些生疏的自由。

我相信很多人都面临一种叫做表达障碍的困境,确切地讲,更多的困境是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

词藻匮乏、修辞生疏、逻辑混乱、结构松散…如果我们逐一去解决这些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专业的写作方法论。不过作为一个业余的文字撰写者,你真的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受训么?大多数人写作目的无非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一个表达优势或者一个情怀消遣而已,而不是指望着凭借笔墨去发家致富吧。

所以,我们不能这样去要求自己,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成为一个优秀的文字撰写者需要大量的写作积累,而且还需要超人的天赋。为什么这个天赋还要“超人”?因为笔和纸是最便宜的创作工具,而写字也是当代社会每一个人的基本技能,要想在这么低门槛的领域中鹤立鸡群,“超人”这个形容可能都不太够。

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就该剥夺普通人的写作乐趣,剥夺写作乐趣的是——我们把“写作”视为是一种技巧、一种学问、甚至是一种负担。如果我们把文字表达看成是一种情绪的衍生品,一支想象力的画笔,那么写作就相对简单多了,正如做爱时情不自禁的呻吟,饥饿时迫不及待的饕餮一样,源于本能,真诚、自然、有力。

这么说可能有些形而上,举个例子。

前些天有人给我发了一篇自己写的,关于太空旅行blah…blah…的科幻小说给我看,开篇第一句:“风从四面八方吹来,空气里有一股机械的味道”、看完这一句我就关了页面。太空中怎么可能有风?而机械的味道大部分来自于机油或者金属,在太空飞行器一般封闭性都很好,又怎么会闻到这种味道?

后来作者想要进阶解释了一下,我都没听。解释什么?一句不准确的描述就暴露了文字控制力与常识积累,还有什么好解释的?

那么这种情况怎么提高写作能力呢?除了去体验,我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体验是验证常识最好的方式。如果这位年轻的作者哪怕去过一次飞机的驾驶舱,恐怕都不会写出这样的开头。

说到底这不是写作问题,是阅历不足造成的困境,也就是说即便你写的是虚构出来的情节,也需要给读者一个真实的代入点。

解决这位年轻写作者所面临的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放进真实的太空舱里呆一会。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就去基于现实的基础去构造、去想象。

如果我写开头,大约会用到:都已经423个恒星日了,我还是被失重带来的眩晕困扰着…

即便是增加代入感的描写,也要有交代故事基础信息的功能,一方面表达了人类的科技水平还没有解决失重问题,而另一方面则交代了这段旅行的时长;而“恒星日”这个说法是从《火星任务》中学到的地球之外的计时办法,听上去很“太空”;另外也告诉读者,这个角色对太空旅行的不适应症状,是为以后埋一个伏笔?还是用来注脚人物的历史?我还不确定,不过制造一个不大不小的焦虑感总是好的,先这么写,以后会呼应一下因果关系的…

在我的观念里,一句话承载了越多的信息量,作者的写作能力就越高级。

当然,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不会时刻都在追求严谨、合理的语言表达,与高级同样打动人的是真诚。

人的表达一旦真诚起来,可以逾越任何的写作方法论,无论你用什么手段:emoji、颜文字、错乱的标点、语法的病句…只要你可以把这种能量传递出去,都是一种卓越的语言表达能力。

就比如图片里的这段话:
“海豹湾的海豹躺出一种尸横遍野的壮烈感【并不哈哈哈哈其实蛮可爱的,放假在家即视感,屁股晒太阳偶尔挠挠痒在床上吃喝睡刷手机日子很美好😶😶😶海豹们 I feel u”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慵懒、快乐、自在、大大咧咧的个性,再配合着我对作者的了解,简直是让我笑得拍肿了大腿。

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作者“传统写作能力”的欠缺,标点、断句、结构全部都是错的,那又怎么样?情绪能让这一切技巧都黯然失色。事实上,很多人堆砌了大量的词藻与修辞,都不能给人这种“阳光直射心底”的温暖。就像小孩子画画,只是为了表现形象与生动,而忽略了所有的技巧边界与审美共识…这是真诚的力量。

我认为:文字表达也与审美一样,要么高级,要么真诚,得其一即可动人,兼备则必然出众。

评论